罗志田:我们想提供给读者的,是可以开拓专业想象空间的学术作品
微信ID:sanlianshutong
『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』
近日,乐道文库的首批作品《什么是日常统治史》《什么是科学史》《什么是概念史》由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刊行。本丛书由罗志田教授主编,邀请各领域成名学者,以相对通俗的方式,分享其在这一学门研究成果。他认为年轻人应该多读书,希望通过乐道文库“展示学术论域是如何不断开拓的,有意从事研究的大学生,或可借此得到一种做学问的路径”。
澎湃新闻对罗志田教授进行了一次专访,谈及乐道文库的缘起、学者如何书写普及读物等话题,以下为访谈正文。
文章来源:澎湃新闻 作者:钟源
澎湃新闻:从专题设计上,有些较为传统的研究门类(制度史、政治史、社会史等),也有一些新兴的学科专门(概念史、疾病史、日常统治史等),在研究取向上可能有相当大的差异。作为编者,您如何看待这种新、旧之别?在选入的时候,取何标准?
罗志田:坦白说,已有的这些选题多半是因人而成,并不是“设计”的。里面有许多是传统的研究领域,如您所提到的制度史、政治史、社会史等。我想藉此强调,这些领域是我们了解历史所不可少的几把钥匙,是不可以忽视的。同时近几十年来也有若干可喜的新发展:一些过去相对冷落的领域(如科学史),近年已“蔚为大国”;而疾病史等更是近一二十年才慢慢浮现的新领域,我们也不能对它们充耳不闻。新旧两方面的研究门类和取向,我们都希望带给读者。但基本是能请到什么样的作者,就有什么样的选题;“设计”了而请不到,也没有用,所以只能尽量努力。
前面说到我们希望请的作者,要在本行做出相当的成绩。另外还有两个考虑,一是对所在专业领域要有比较深入的理解,或有比具体的专门研究更抽象些的思考;二是心中要有年轻人。后者尤其重要。我们知道从四〇后到六〇后的学人是今日研究任务最重也最忙的人,尤其四〇后和五〇后,已到学术“收官”的阶段。请这些人来为年轻读者写入门书,是名副其实地要他们“拨冗”而为,我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!
不过我要强调,这套书的选题是开放性的。我们仍在多方探讨,试着加入新主题及新作者。例如我们中国的断代史,当然有明显的“中国特色”,却也是学人长期共遵的门类,有着丰富的成果和众多追随者。我也认识一些这方面非常杰出的学人,因为已有的分门别类未能把他们请进来。如果把断代史纳入考虑,就会有一批新的杰出作者,能让更多的年轻读者受益。还有很多现存的显学,也都因暂时没请到合适的作者而告欠缺。我仍在努力,争取让文库逐步增添新的题目。
澎湃新闻:本套书不仅包含历史学,还有社会学、人类学学者的参与。上面说的专题其实涉及“分科之学”,阅读您以往的书,您常强调的是分科仅是不得已,真正的历史实不可分,那么您的“实不可分”是如何在这套书中体现的呢?一定要读全套,还是每一种都能看出“实不可分”的取向?
罗志田:我要说明一下,这套书不仅是“还有社会学、人类学学者的参与”,它本就想要包罗人文和社会科学各学科。现在已经进入文库的,除了社会学和人类学,还有政治思想、文学、东方学、语文学等门类。当然目前已有的书目里,史学的分量最重,这部分因为史学是林同济所说的“百学之王、百政之始”(各书多少会述及那一学科是怎么形成的,本带有某种史学性),也因我交游有限,熟悉的学者基本在史学范围里。如前所说,我会努力开拓新的选题,既包括史学的,也特别希望能有更多史学之外的选题。
同时我们也知道,现在是一个学问意义变化和学术见解纷歧的时代。包括学术分科或对学科的认识,也都在发生微妙的转变。在这样的时候,因不同学科的参与而出现的表述,有时也可能引起误会。记得萧凤霞(Helen Siu)教授有次在台北演讲,说她所在的华南研究群体有三个特点,其中之一是critical reading。结果听众大哗,说这也算“特点”,难道我们的reading都不critical吗?我猜萧教授是想强调他们不仅像一般人类学者那样“做田野”,也重视读文献,然而人类学以外的人就不容易往那想。郑振满老师也是那个群体里的,他在文库里的那本就叫《什么是民间历史文献》,与萧教授的意思略近(惟郑老师本是史学出身,出发点或不尽同),大概也是想要展现一个发展中的新领域。这类与既存学科稍异而带有开拓意味的题目,我们也非常欢迎。毕竟学科间的差异是逐渐凸显的,甚或是构建出来的;尽管现在的趋势是学科边界的不断清晰,以后的发展尚难以逆料。
关于史学的分与不分,我个人的确主张分科仅是不得已,真正的历史实不可分,但是近几百年来,事实上各种学科都走向分科。“科学”一词,便带有“分科之学”的意思,好像不分科便不是现代学问似的(想要证明中国学问也有“分科”的传统,因而得预“科学”之流,曾是好几代中国学人的努力方向)。所以理想上是“实不可分”的,但在入手方面又实在不能不面对分科的现实。
其实中国传统治学模式可以“通中可分”来概括,我还写过一篇这方面的小文(待刊)。即使现代的学术分科,也还是分而可通。敝友葛小佳本科学的是明清史,硕士改台湾史,博士则学社会学,毕业后从事心理学,后来成为发展心理学的世界级人物。对他而言,学科的不同并非限制,反多借鉴,在方法层面往往相通。所谓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。你若觉得学问是相通的,则“相知无远近,万里尚为邻”(张九龄诗);你若觉得它们是相隔的,那即使近在咫尺,也可能远在万里之外。为落实“实不可分”,要多寄望于读者有王阳明所谓“道大无外”的器局,对任何学问都保持“通达”的态度。
具体到您提出的问题,文库当然无需全读(在技术层面也做不到,因为出版是持续的),然总是开卷有益,多多益善。而王汎森兄的那本《历史是一种扩充心量之学》,并未以“什么是……”的模式命名,其实带有整套书引论的意思。书虽以历史名,却不限于史学,而是希望能起到扩充读者“心量”的开拓作用。我想,“扩充心量”也是文库各书的共同旨趣。所以那些对特定学门更有兴趣的读者,不妨也读读这一本。
澎湃新闻:如果尝试从各个专题来研究同一问题,比如从概念史、社会生活史、日常统治史等角度研究“近代中国的转身”问题,是否就能得到相对完整的图景?
罗志田:这个问题可能与我个人研究的关联超过文库,故只能简答。我想“近代中国的转身”是个非常大的问题,整个进程甚或还在行进之中。我当然希望能够得到相对完整的图景,同时重要的是要拓深这个图景,为这个图景上色,还原其本身丰富的色彩。不论是扩展还是深入,观察的视角可以说都是多多益善。
澎湃新闻:对于“什么是……”这类书籍,“不是教科书”,又要求有学术性、可读性,作为编者,您认为这种“是”而又“不是”的理想形态是什么样子?
罗志田:这套书确实近于教科书又非教科书。我在所有约稿信中,也都说到“意思当严谨,文字不妨活泼”,大约就是您所说的兼顾“学术性”和“可读性”的意思。能够提纲挈领、要言不烦,且像陈澧所谓“说而皆解”,使人“视而可识”,或许是比较理想的形态。最初我也想过给作者们立定撰写格式,但是怕这样会写成豆腐块,变成“旅游手册”(我学生时代读过Susan Naquin和Evelyn Sakakida Rawski写的《十八世纪中国社会》,其实写得挺好,但是因为体式有点过于方整,所以有书评说它太像“旅游手册”)。而且怕限制了作者,使得他们不能发挥自己的体会或见解,所以只大略对作者们说明了一下写作的方向。我们在每本书末页的丛书介绍中印出了这段话:
文库不是教科书,没有固定的撰写形式,却有共同的目标。作者会在题目范围里自由发挥,各言其志,成一家之言;也会本其多年治学的体会,以深入浅出的文字,告诉你一门学问的意义,所在学门的基本内容,得到分享的研究取向,以及当前的研究现状。这里有所在学科的基本规训,却不仅意在普及,更希望有所提高,给读者开拓一片专业的想象空间。
如果是“教科书”,则在该主题范围内应有的内容都要尽量包括进去,就像开一家川菜馆,应该有的几道菜都要有,至少要列在菜单上。且教科书必须说某些众皆认可的话,即不论作者是谁都不能不说的话。例如王闿运在晚清是位有相当特色的“非典型”学者,但张之洞请他到成都的尊经书院任教,他贯彻的就是“读书要先识字”的乾嘉学风。从历史记忆看,王闿运在一般历史中的形象和在尊经书院中的形象,会很不一样。所以,即使一位特立独行的学者,在教书时也会多说“学术正确”的话,多做“学术正确”的事,以免“误人子弟”。那样的话,也就容易偏向于“旅游手册”的风格了。而由于文库不是教科书,它给作者留下了较多空间,更能让作者们去发挥他们对特定学科领域的体会与见解。
澎湃新闻:作为学者,相对普及性的大众书写与专业的学术论文书写各有什么不同侧重?学者有向普通读者普及本学科的义务吗?
罗志田:从新文化运动开始,提高与普及就被认为是紧张甚或冲突的。那时胡适主张北大老师应侧重提高,而陈独秀则以为普及同样重要。从前引傅斯年所说“文德”与“民德”的关系看,两皆不可偏废。我以为比较健全的学术界存在着一个“分工体系”,在这个体系中,各类型的工作都要有人做:有的倾向“窄而深”的研究,有的工作则带有普及意味,包括写教科书和通俗读本。老实说,这几种类型的书都可能成为名著;而且好的学者,往往可以兼做其中几种工作。但也有些一流的学者,就是写不了教科书或通俗读本。这大概就是古人常说的“量才适性”,每个人才性各有所近。尽管不是人人都能把普及的书写好,我还是主张每个学科都应该有人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。
关于普及性的大众书写与专业学术论文书写,至少在技术层面颇不相同。《大学》说:“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。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”我们在写学术论文时,要尽可能交代见解之所从出,不能说无来历的话。但若面向普通读者,这个部分就要略去不少,因为人家可能也是“拨冗”来读你的文字,他们不一定有兴趣,恐怕也没有耐心来看你的论证过程。越直截了当、简单明快地表出研究的结果,可能越受欢迎。不过大众书写非我所长,这也仅是猜想而已。这套文库当然面向较广的读者,但我要强调,它们不是普及性的大众书写,连加上“相对”的也不是。我们想提供给读者的,是可以开拓一片专业想象空间的学术作品。
(戴海斌、瞿骏教授对本访谈多有助力,朱婷婷亦有贡献,特此感谢!)
乐道书库
ISBN: 9787108068385 定价:56.00元
利维坦诞生后,人的命运便与国家纠缠难分,认识国史即成为认识民史的一部分。已有进路之外,有无新可能?本书再思历史、史学、日常、事、事件、制度与人,复建其历史内涵。追踪实斋精义,汲取西学灵感,融汇古今东西,探索关系视角下如何研究日常统治,激发史学想象力。
ISBN: 9787108068392 定价:54.00元
历史沉淀于特定概念并凭借概念成为历史。没有政治、经济、社会、文化的中心概念,便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历史观。概念史查考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及其发展变化,亦即概念的延续、变化和新意,发现并阐明概念在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差别及其起源和成因。历史基本概念不仅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“表征”,也是能够直接影响历史变化的“因素”。
谈论概念史,向来首推德国。作为历史语义研究的一个范式,概念史率先在德国登上学术宝座并获得国际声誉。它在德国的确立、成就和深入研究,领先于其他国家,对当今世界的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。本书介绍和探讨的概念史理论设想、具体实践和发展变化,主要依托于德国经验。概念史在史学研究中的目的是,借助概念理解历史。
03 什么是科学史
ISBN: 9787108067203 定价:48.00元
作为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,科学不仅为我们带来物质利益,还发展出一整套研究方法,确立了理性的至高无上的地位。科学史的任务,不是炫耀科学成果的神奇莫测,也不在歌颂个别科学家的神勇睿智——那只不过是把对鬼神的崇拜改换成对科学的崇拜,其本质的愚昧和非理性则一。科学史最有意义的任务,是把科学精神,即理性的思考和批判的精神,介绍给最广大的受众,把科学概念社会化。
━━━━━
▲ 点击图片阅读 三联书讯 | 2020年9月
—END—
欢迎点“在看”,分享转发到朋友圈
----
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
----
ID:sanlianshutong
▲长按二维码即可订阅
----
▲回复好文,阅读更多专题文章
▲回复听课,了解书店里的大学公开课